??????????
高路村供港蔬菜基地里,每天都有三四十名工人采摘時令蔬菜上市銷售。廣西云-廣西日報記者王克礎/攝
廣西云-廣西日報記者?王克礎??通訊員?吳輝暉
富川瑤族自治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要全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,加快建設新時代“富裕美麗之川”。自2021年以來,富川累計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2300余萬元,先后在古城鎮高路村、朝東鎮秀水村等6個鄉村成功實施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項目。
粵桂協作駐富川工作組,運用廣東四會市推進“百千萬工程”經驗,緊扣“連點成帶、連帶成片”的工作思路,立足富川鄉村發展實際,圍繞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方面,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,著力打造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和美鄉村“富川樣板”。
粵桂協作增強鄉村造血功能
肥沃的田野上,秋冬菜碧綠碧綠,散發著豐收的氣息。
在高路村1000畝供港蔬菜基地里,閃現不少忙碌的身影。這里每天都有三四十名工人采摘時令蔬菜,以便及時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超市。
種植基地負責人張小華介紹,基地里種植的秋冬菜采用高新栽培技術,種植一次可連續收割好幾茬菜心。
近年來,高路村通過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,積極培育特色產業示范基地,打造現代化農業示范基地,流轉蔬菜項目種植基地上千畝。
通過“小塊拼大塊”,高路村引進賀州市農投集團等龍頭企業,以村企共建模式,帶動群眾進行土地流轉,整合土地資源,建成了2600畝農業現代化示范基地,初步形成“大棚里種菜,坡地上種橙,水田中種稻、栽藕”的產業發展格局,解決家門口就業4000人次,增加務工收入40萬元。
此外,去年,高路村引進山東格瑞農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建成了1000畝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蔬菜大棚,實現播種、催芽、育苗設施全智能化運營,帶動群眾就近務工,增加收入。
建設游覽步道,修繕石余古街……朝東鎮秀水村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,依托獨特的歷史文化、山水風光,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748萬余元,著力打造采風游學寫生基地,形成集“吃、住、游、學”于一體的新業態。2024年以來,累計接待師生、游客2萬多人次,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。
“1+1幫扶模式”推動鄉村發展
目光移至富川瑤族自治縣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區,走進賀州市酸狀元食品科技公司生產車間,這里堆滿了經過挑選晾曬的芥菜,工人們正熟練地進行切割,然后送至燙煮車間。
“經過高溫燙煮、入缸發酵、管控酵囤、分級固酸等工序之后,就可以保鮮封包了。”公司梁經理介紹。今年,該公司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,深受粵港澳大灣區、蘇浙滬一帶消費者的喜愛。
據介紹,“酸狀元”沿襲廣西傳統酒糟酸菜做法,將桂林三花酒大米酒糟作為發酵基液,以復合益生菌代替高鹽、防腐劑、添加劑來發酵酸菜、酸豆角等農產品,并率先在國內實現酒糟益生菌酸菜工廠規模化生產。
酸狀元公司是參加肇賀民營企業家“1+1助力鄉村振興”活動的賀州企業之一。按照協議,肇慶市粵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酸狀元公司進行結對,定點幫扶富川麥嶺鎮涌泉村。
粵天公司幫助酸狀元公司解決產品銷售問題;酸狀元公司總經理楊如旺到涌泉村擔任“榮譽村主任”,引導村子發展蔬菜產業,為公司提供優質原材料。
“富川生態環境良好,早晚溫差較大,種植芥菜歷史悠久,但受天氣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,芥菜滯銷情況時有發生。”楊如旺說,在“1+1幫扶模式”推動下,公司產品銷路打開了,芥菜滯銷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。同時,通過深加工,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,農民的收入也不斷增加。
“有了兩地民企的扶持,目前村里芥菜種植面積已發展至800畝左右,每年可給公司提供原料50萬公斤,約占全村總產量的2/3。”麥嶺鎮宣傳委員廖耀松說,全鎮每年復種秋冬菜超過1.5萬畝,每畝收入2000元,全年產值超3000萬元。
目前,“1+1助力鄉村振興”活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開展。
協作項目形成強產富農合力
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。
富川福利鎮,擁有耕地面積2.28萬畝,其中夢里橙花臍橙基地、毛家片和羅豐片蔬菜種植基地等5家大型種植基地占地2萬畝。
當地主要收益以臍橙、秋冬菜、萵筍、甜菜等特色產業種植為主,農業產業覆蓋率為84.3%,農業種植基礎厚實。
得益于福利鎮這一特色農業種植優勢,2022年11月,占地60畝、耗資1217萬元粵桂廣東財政幫扶資金的強農、富農項目——富川東融(灣區)果蔬產業核心示范區項目,落地福利鎮羅豐村委山子下村。
這個集果蔬產業收集、包裝、冷鏈倉儲和運輸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綠色生態產業園,能容納6—8家加工企業,年加工果蔬2萬噸,年產值2000萬元。
該項目每年產生的租金收益惠及羅豐村及香草坪社區等11個村(社區),引領當地村民規模化、集約化、高值化發展臍橙、蔬菜等果蔬產業,推動福利鎮經濟駛上快車道。
這個果蔬產業核心示范區,也是富川“一縣一園”——“富川瑤族自治縣粵桂協作果蔬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”的福利分園,是四會、富川兩地協作共建重點產業項目之一,兩園同時在2022年底并行運營、雙擎發力。
借力粵桂協作的這一股利好東風,四會、富川兩地致力打造兩廣菜園子、菜籃子等綠色產業經濟體,真正起到帶農、強農、富農的良好效果。
福利鎮宣傳委員毛志安高興地說道,這是福利鎮群眾和種植戶多年期盼的強農項目,可以帶動全鎮乃至全縣的農戶投身種植優質水果、蔬菜,加工果蔬后直供大灣區,有效推動富川全域農業產業附加值和收益最大化。
文件下載:
關聯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