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根據《自治區黨委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明確〈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〉有關事項的通知》(桂環委辦發〔2023〕2號),將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2024年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情況公開如下:
?
責任清單 |
2024年履職情況 |
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區海洋經濟發展、海洋事業發展、海岸帶綜合保護利用等規劃和政策并監督實施。組織制定全區海洋發展戰略并監督實施。負責海域和海島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工作,優化海域海島開發利用秩序。 |
1.編制完成《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(2021—2035年)》,引導海洋空間資源協調有序、集約高效利用。 2.全區獲批復(審批、出讓)用海用島項目113個、涉及面積13.49萬畝(含國管項目),同比增長139%,共涉及項目投資總額約1500億元。應征收(含免繳)海域使用金4.64億元。 3.累計處置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面積約3.8萬畝,處置率達83.49%,處置率走在全國前列。 4.按季度開展全區項目用海、自然岸線和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監管工作,形成12份監管工作報告報送自然資源部南海局。 5.打通涉海項目不動產登記“最后一公里”,沿海三市全面實現“交海即交證”和海域立體分層設權登記。防城港市海洋局首次實現海域使用權證、水域灘涂養殖證“兩證同發”,辦理時限壓縮50%。 6.嚴格管控自然岸線,對于國家下發的疑似占用自然岸線問題線索,積極配合自然資源部南海局,及時組織沿海三市海洋局開展核查及相關處置工作,指導督促有序落實整改要求。? |
參與實施海洋生態、海域海岸帶和海島修復政策、制度、規劃,配合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、海洋生態修復有關重大工程。負責指導市縣海洋生態修復工作。 |
1.認真貫徹落實《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(試行)》(自然資發〔2022〕142號)精神,嚴格按照《廣西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辦法(試行)》,加強項目用海審查,強化日常管理,切實抓好抓實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各項工作。 2.指導沿海三市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,全年共開展季度檢查4次,上報自然資源部季度監管報告4期,發送沿海三市月度通報12期。順利完成2019—2020年度共計4個項目的省級驗收。2024年度2個項目均如期開工建設。2024年全區項目累計整治修復岸線17.4公里,修復濱海濕地1026.1公頃。組織申報2025年中央資金支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,防城港市項目以綜合排名全國第二的優異成績通過競爭性評審,獲批中央資金3億元。? |
負責海洋生態預警監測、海洋觀測、海況預報和海洋災害預警預報,參與海洋災害應急處置和災害損失調查。 |
1.編制年度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工作方案,順利完成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現狀調查和預警監測、生態海岸帶監測與評價、海洋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監測等任務,全年共設置各類監測站位206個,采集數據量約3.6萬條。? 2.發布《2023廣西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公報》和《廣西壯族自治區2023年海洋災害公報》,客觀、真實評價廣西海洋生態、海洋災害、海平面變化影響狀況。 3.印發《廣西海洋觀(監)測與預警減災業務體系發展規劃(2023—2030年)》。 4.發布海洋常規預報366期,海洋災害預警報66期,順利完成5次廣西沿海天文大潮、1次地震和3次臺風風暴潮海浪災害(2404號臺風“派比安”、2411號臺風“摩羯”和2420號臺風“潭美”)的預警發布工作。組織開展2024年度廣西海洋赤潮應急演練。 5.開展“5·12全國防災減災日”、“10·13國際減災日”海洋防災減災知識下基層、進校園、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。 6.組織申報和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項目,全面提升我區海洋觀測監測和災害風險管理綜合業務能力。 |
?
?
文件下載:
關聯文件: